物聯網的奧義:智慧(Smart)@Ted好玩
Ted Lee
Jul. 2, 2017
Line:ted2016.kpvs
Email:Lct4246@gmail.com
Blog(泰布布):http://lct4246.blogspot.tw/
URL(Ted's Bu Bu)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lct4246/
FB(Ted's BuBu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ed.lee.10420321
廣達董事長林百里:「我感覺在五年內『物聯網』是一個大事情,但是『聯網物』是小事情。」[2]
聯網物是指將物連上網,可以想像成未內建網路卡的筆電要外掛一張USB的無線網卡一般。然而,無線網路技術早在十年前(1997年)[3]就已被提出了,猶記得當時還高喊第一代會上網的電冰箱已面世了!
十年過去了,我們家裡的電冰箱全都上網了嗎?很明顯的,答案是否定的。這其中的因素很多,技術面反而不是產業能否興起的最重要考量──IoS(Internet of Services)才是核心!
筆者認為IoS可以概括成兩個層面:內與外。就內涵層面來說,使用IoT的對象是「人」,我們就得站在這個面向思考:Why IoT?
另一方面,就外在層面來說,IoT能帶給我們哪些便利?而這些便利是以前沒有的?──用一句白話來概括:How “smart” are they?
暫不論及內在關於人的各種因素,我們試圖從IoT的三大技術面來談智慧可以發生在何處?要在開發板端考慮呢?還是在雲服務端上?在apps上可行嗎?
開發板端 因為任務單純,一般的開發板只搭載功能較簡易的微控制器(Micro Controller Unit,MCU),而非像PC一般需要使用處理速度快、記憶容量大的中央處理器(Central Processor Unit,CPU)[4]。因此,如果您對前些時日售價down到5美金的零號樹莓派(Raspberry Pi Zero)[5]還有印象的話,在這「錢」景低迷的態勢下,就不要為難硬體設計的廠商們再去開發具有智慧的開發板了吧?
Apps端 除了沿革微控制器在特定用途(special purpose)的夠用的處理速度與適中的記憶容量設計考量外,Apps是在行動載具(手機或平版)上運行的應用程式,這些載具都搭配觸控螢幕(touch screen)以便在移動的空檔中方便「閱讀」及處理少部份的資料。也因為這種適讀不適寫的操作特性,要在apps上處理資料是不合宜的。所以,應該也不會將相將的智慧技術考量進去。
雲服務端 雲端服務或稱為雲計算(cloud computing)是一種將分散的(distributed)電腦資源(computer resources)整合在一塊兒的網路系統(network system)。理想上,它是串連數以千計運算能力強大且資源無限的超超超級大電腦(super computer),也就是說餵給它再海量的數據(big data)它都能吞吐自如。因此,我們正好可以將在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發展火紅的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或深度學習(Deep Learning)來實現(implement)大智慧雲並充份展現新魅力!
IoT的產業應用至少包含智慧醫療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居家、智慧建築、智慧城市…等領域。
参考資料:
- 六種授權條款。
- 大數據X人工智慧引爆新商機——物聯網應用起飛!: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40068/bn-2016-06-29-162633-178。
- Wi-Fi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Wi-Fi。
- CPU一般以泛通用(general purpose)為設計考量。
- 只賣五美金的樹莓派Pi Zero正續寫開源硬體神話:https://read01.com/5MgMEK.html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